Wednesday, 19 February 2025

🐍 2025/037 | ㊝ | 绿豆红汤 -《渔女赶海发家记》| 5★

相关资料

简介

“海珠,阿娘把冬珠和风平就托给你了,你于叔只接受我带走一个孩子。”

齐海珠乍有意识就听到了这么一句话,她闹不清情况,恍恍惚惚地点头,等女人抱小孩离开,她才反应过来,她有了两个孩子要养。

父死母改嫁,还留两个拖油瓶,这就是齐海珠穿来时这具身体的家庭情况。

行吧,借用原主的身体活命,给人家养弟妹也是应该的。这里地处沿海,她又身怀异世跟来的灵泽珠,能在水下呼吸,养两个孩子还是能养活的。

修补了齐父留下的渔船,海珠掌舵出海捕捞,别人撒网拉鱼,她直接跳进海里用网兜舀。

龙虾、梭子蟹、青蟹、花蟹、面包蟹……她要抓着秋天的尾巴尝尽各种味道。

干贝花蛤炖汤煮虾丸、蟹肉炒米熬粥、清蒸蟹、糟蟹、蟹粉煲、橙齑蟹……海珠吃的意犹未尽,而两个弟妹却愁苦着脸。

“阿姐,今天又吃这硬壳子啊。”冬珠受不了了,她都吃八年了,早就吃厌了。

又?海珠听出妹妹话里的嫌弃,真不是凡尔赛?她生活的年代海里的鱼虾都变异了,她看留存的视频馋的流口水也只能忍着。

“再吃一顿,我明天留几条海鱼不卖。”今天的吃法她已经想好了,吃不到嘴她会不开心的。

开渔期潜海捕捞,休渔期开个小馆做做美食造福街坊邻居。闲了再去海里给大海龟清理龟壳上的藤壶,从虎鲸手里救下当球抛的海豚、海豹、魔鬼鱼……海珠的海边生活过得美滋滋的。

 

【注1】有男主,但感情线晚。

【注2】一直到结局,男女主都是生活在海边,不会造反,跟皇家没关系,就是一省大地主,切勿脑补

 

总章节

楔子

-

章节

244

番外

004

页数

-

 

主角

韩霁

齐海珠

 

人物关系

韩霁

少将军

西望

齐海珠

穿越女

齐阿奶

海珠的奶奶

齐兴

海珠的爸爸

于来顺

海珠的继父

商人

秦荆娘

海珠的妈妈

齐二叔

海珠的二叔

齐三叔

海珠的三叔

盐丁

贝娘

三叔的娘子

齐冬珠

海珠的妹妹

齐风平

海珠的弟弟

于平生

海珠的弟弟

原:齐潮生

齐潮平

海珠的堂弟

齐二叔的儿子

齐星珠

海珠的堂妹

齐三叔的女儿

齐明珠

海珠的鹦鹉

-

 

沈遂的爸爸

永宁镇的上任虞官

沈淮

沈遂的二哥

 

沈遂的二嫂

沈遂

海珠的朋友

六哥

守卫

姚青曼

沈遂的娘子

-

沈遂的女儿

双胞胎

-

沈遂的女儿

双胞胎

韩安远

韩霁的爸爸

安远候府的将军

上任广府提督

侯夫人

韩霁的妈妈

长命

韩霁的侄儿

韩安庆

韩霁的堂叔

美食家

杜小五

守卫

宋安

南二营的千户

郑海顺

隔壁邻居

魏金花

郑海顺的娘子

穆大夫

将军府的府医

军医

 

其他

·       -

 

摘引

1.    “我就是看不惯你这嘴脸。”魏金花撂挑子不干了,起身洗洗手往屋里去,躺在床上还在骂:“贼男人,要怪就怪海珠她爹短命,他两腿一伸死了清静了,害得女人熬干了心血还要只卖自身给他养孩子,临了了还不落好。”

2.    “婶子我不是跟你客气,旁的事不消你说我也要找你跟叔帮忙。钱财上的事不是小事,两个多月不能出海,全家马不停蹄的忙活也只能糊口,多养三张嘴你跟我叔压力都大。而且我们姐弟三个也要正经过日子,一个劲伸手问人要吃要喝,你小心把我们惯出一身的懒骨头。”

3.    句句不言思念,无声的动作里却嵌满了挂念。

4.    银子能让人忘掉大半烦恼,冬珠和风平转悲为喜,盘算着要买什么吃。

5.    “你个姑娘家出什么海!不是二堂奶看不起你,海珠你该知道海上风险有多大,有把子力气的男人都唬不住风浪,渔网沉了能把人拽下水,你出海是不要命了?”

“靠海为生又有谁不跟大海搏命?女人不出海虽然保了条命,但她胯/下生出来的人会把命交给大海,或早或晚都有这一遭。”海珠搓洗着干笋,水珠嘀嗒声里,她用清亮的嗓音说:“我自己出海搏命,有运道发财我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,若是没那个运道,我也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

6.    就是健康的人在阴暗潮闷的屋里躺一两个月也要憋出病,齐二叔一个瘫痪的人再这么躺下去,也熬不了多少日子,比齐阿奶死得早不是难事。

7.    一把年纪的人哪会为海珠三两句话就颠覆坚持了大半辈子的观念,齐阿奶就是看穿了海珠的性子,她就是能压那丫头一时也管不了一辈子,活着的时候还能跟着劝,等她两腿一伸,可不就天高任鸟飞,可劲闹腾了。

8.    贸然接手一个突兀的人生,海珠觉得没有人能接受极其陌生又理所当然的人际关系,突破亲密距离的关系经常会让她有逃离的想法,由责任产生的矛盾会冲破生疏感,也会带来厌恶感,接受别人的人生没那么容易。海珠这两个月再怎么努力都掩盖不了心头的虚浮感,做事有种抽离现实的随性。她望着面前关切她的人,在这一刻,她的心落了地,现在的一切都是真真实实发生的,她的行为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也会由她承担。

9.    海珠放下手,云淡风轻地说:“一点小伤罢了,不影响我明天出海,赚钱嘛,哪有容易的事。”

10. “我们不用你养,冬珠和风平我能养的。”海珠想着干脆把话说明白了,把责任也划分清楚,“渔船我修的我接手,这艘船是我爹跟二叔合买的,我接手后也会照顾我二叔和潮平,当然了,我也会代我爹孝顺阿奶。”

11. “……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,我们是一家人,合该相互支撑着过日子。我要是手头困窘也不说什么,问题是我手头宽裕,总不能让我吃肉看着你们可怜巴巴地啃野菜?”海珠叭叭一通说,末了问:“你说对吧?”

12. 海珠被夹着头挣脱不了,她“唉唉”两声就不动了,翘着头偷瞄这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三叔,当下的日子是苦了点,困难也多,但有几个团结和睦的亲人陪着,这种日子是真不难过。

她是有妹妹弟弟关心的大姐,是需要老奶操心的大孙女,是有叔叔照顾的大侄女。

13. 齐阿奶坐在海珠旁边摸了摸她的头,叹口气说:“我一直担心会有这天,我一直知道你二叔想寻死,他现在放弃了寻死的念头,奶高兴。”

“人活着就有希望,每个人都有人惦记的,能活着就活着。”海珠喃喃道。

“你说得对,这次多亏了你,你说的话你二叔肯听。”齐阿奶往火灶里添几根柴,压低了声音说:“他也拖累了你,奶谢你没嫌弃他。”

“说什么呢?”海珠轻笑出声,“有这样的家人我挺幸运的,以后我若是出了事,我相信你们也不会放弃我。”

“浑说,”齐阿奶扬起巴掌,“我看你也要挨打。”

海珠哈哈大笑,一个猛子蹿出门,“我出门转转,饭好了喊我。”

14. 海珠离了码头就把船上的事抛在了脑后,能力之外的事不勉强自己,能做的她也做了,接下来会如何端看各人的运道。她找了家食馆点三个热菜三碗米饭,顺道借了个茅房方便,吃过饭后就带心切的两个孩子往红石村去。

15. 她想赚钱不难,甚至搬到镇上买屋置铺都是件容易的事,但她不想被银钱推着走,当生活被金钱充斥了,物质上的贪欲会让她自己乃至身边的人浮躁起来,那样的日子着实她上辈子已经过够了。

16. 在外经历了一场冒险,她该回她的安乐窝了,惊险和刺激是调味剂,祥和平凡的日子才是吃不腻的主食。

17. 不合身的衣裳该扔,无用的惋惜也该遗忘,会给人带来低落情绪的东西不值得再留。海珠毫不犹豫的把青色薄袄扔进不要的衣堆里,说:“又不是跟娘不见面了,等明年你见着她了,你就问她要件合身的新衣裳,你要一件她给你做两件。”

18. “我们交了渔税,码头的驻军就是保护我们的,只要不犯事不用怵他们。”

19. 齐阿奶瞪她一眼,起身就要回去,走前再嘱咐一句:“就是自家人也有怀揣私心的时候,没有十成十的好,你在外面交友也要留有防备心,别被人算计了。”

20. “不要钱的武师傅,不学白不学。”海珠戳了戳放不开的两个小孩,“好好学,免费的你学会了那就算赚钱了,每天来练每天都赚钱。”

21. 得知珠女心里有人她就歇了念头,心里藏人的姑娘娶回去不适合过日子。

22. “舍不得啊?”沈二嫂问。

“是有点舍不得。”村里民风好, 族人友善,若不是有危险,海珠不愿意搬走。搬离了宗族,去了外面可没有事事忍让你的人了。

住在海边以出海打渔为生的宗族尤为团结, 除非涉及生死, 口头矛盾都不会往心里去, 因为出了海,命除了握在自己手里,还握在同伴手里, 不定哪一会儿就需要对方施援手, 若是结仇那就是害自己的命。源于这个原因,村里平时挺和谐,吵架打架的几乎没有, 可能刚吵起来, 族里的人就出面调停了。

对内团结,对外一致, 她要是搬出去了, 日后跟其他人有矛盾,她就是一对多。

23. “我不是个好娘,我对不住你们。”秦荆娘捂住脸,她绷不住了,真正接受了自己软弱自私的一面。她怕苦,怕累,怕亲眼看着大女儿在她眼前咽气,她受不了家破人亡、夫亡女夭的日子,她熬不下去,所以她逃了。走了之后她才意识到,如果海珠熬不过高热死了,她连孩子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,孩子是孤零零离开的。

然而她意识到了也没有回头。

“没有你最后留下的银子,我没钱看病买药,没有你送来的米,我养不好病。”海珠轻声说,“你别多想,我理解的,你已经做了你能做的一切,你的离开也是在为我考虑。”

在原主的记忆里,海珠发现秦荆娘是个聪明的人,也是个清醒的女人,长相貌美却不自视甚高,没贪图富贵为人妾,嫁了个能干的男人,男人会挣钱她也会享受,貌美嘴甜会撒娇,把男人哄得服服帖帖的。男人走后她拖着四个年幼的儿女,一个生病耗尽了家里的积蓄,在无人依靠的日子里她选择跳出这个泥沼。儿女有族人照应,她还留下了银子,给儿女留了后路,她也有了新的生活。

在为人母这方面会被人诟病,但她为自己考虑不丢人,孩子是人她也是人,孩子有娘是好过一点,但她留下半辈子无望。

“你走了之后我们也没过苦日子,五堂叔很照顾我们姐弟三个,郑叔和魏婶儿也很关心我们。”海珠继续说,“你不用自责,你要是留下了,我们的日子恐怕还没你走了过得好。”

秦荆娘不再哭了,不想海珠费尽心思安慰她,孩子越是懂事,她越是难过煎熬。

24. “我要是你,我就回这边来。海珠是个有出息的丫头,冬珠勤快肯干,风平也听话乖巧,有这样的三个孩子,你回来是享不尽的福。”魏金花有意敲边鼓,“孩子还小,都需要娘,你这时候不回来,以后孩子长大了,可能想通了不恨你了,但也对你没感情了。”

秦荆娘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关着的门被风吹开,她解开棉袄包住怀里的孩子。

“男人嘛,男人的用处是什么?”魏金花轻笑一声,朝外看一眼,见院门关着,她推上门站门边低声说:“要男人是为了生孩子,要让他养家养孩子,不然我夜夜陪他睡觉,天天给他洗衣做饭收拾家图什么。海珠能赚钱,她是个良善的姑娘,对她二叔都肯花心思给他治病,对你这个亲娘指定差不了。你回来了给孩子们做做饭洗洗衣裳,孩子回来了喊娘有人应,到家能吃热乎的饭,照顾自己的娃总比伺候臭男人舒坦。”

“我知道你的意思,但我是长辈,我哪好意思坐在家里指望着还没长大的儿女养。”秦荆娘垂着眼皮,她是个没本事的,又不想吃苦操劳,但还有点良心不能拖累自己的孩子。她继续说:“我还有一个小的,潮生比潮平就大两个月,吃饭穿衣都让人照顾,我回来了家里多了两张嘴,海珠要多养两个人,吃穿还是小事,人病一场就不得了。你说我回来做什么?我在那边花那边的银子,说难听的,那是我用身体换来的,我用得踏实,我不心疼,隔三差五手头宽裕了还能买块儿布割几斤肉给孩子送过去。”

这话说得也在理,魏金花看着抱着孩子的美貌妇人,脑子突然清明了,这个像莬丝花一样柔弱的女人是个狠心冷情的,她用美貌交换清闲安逸的日子,男人在她眼里或许就是个赚钱的玩意儿。

25. “今天你选了男人,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。”

26. “她过得可好了,怎么选择都是好日子。”魏金花没打算把她跟秦荆娘之间说得话说给男人听,她蹲在屋檐下思索了好久,说:“我决定了,以后少跟她来往。”

郑海顺惊讶地抬起头,这是吵架了?要知道他曾在秦荆娘改嫁后埋怨了两句,这婆娘就跟他大吵一架,两天没做他的饭。

“我发现她跟我想得不一样。”

27. “那不一样,我娘跟我姐不一样。”冬珠急了,她知道不一样,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。

“好,那就说回你娘,再过十年吧,你跟你姐各有小家了,嫁远了一年回来不了几次,那你娘不就落单了?你娘现在能回来一直陪着你,你以后能一直陪着你娘吗?你想好了再跟我说。”

28. “你爹要是没死多好,没有哪个女人想要二嫁再重新融入另一个家。”

29. “她现在也对你好,以后也会对你好。”海珠侧过身,手搭在冬珠的被子上,对着这个倔强的小姑娘,她耐着心说:“日子还长,以后如何我们边走边看。”

“可是以后我可能就不需要了。”冬珠闭上眼,一行热泪滑进枕着的棉袄里,她细着声音说:“我能陪你卖饼,我能赚钱买米买肉吃,我有姐姐关心,做错事阿奶会训我,你看,她不陪着我,我也会长大的。”

海珠沉默了,不住在一起肯定是比不上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感情深厚,不说冬珠,就是风平,待他再大几岁,可能半个月不见娘也不会专门跑一趟找过去。

“姐,你就不怪她吗?”冬珠执意要个答案,或者说是想拉个同盟。

海珠睁眼看着漆黑的屋顶,她不是原主,她尝试着代入原主,如果那个姑娘还活着……

“我长大了,能理解她。”她代入不了原主,多了份记忆她始终是局外人,她跟冬珠说:“你如果因此对她有了隔阂,你可以在心里拉开距离,把娘看成近亲相处,是个可亲的姑姑,可敬的姨娘。不过你如果这么选择了,也要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后果,等你长大了能理解她了,再想亲近可能就不如现在容易了,没有人能一直巴巴地站在原地等你。”

冬珠闭着眼思索。

“但有一点,你不能恨她,这么点事不值得你恨她,她也没那么大的罪恶让儿女憎恨她。”海珠叮嘱,“我不想有个偏执的妹妹,更不想照顾个没良心的妹妹。”

30. 秦荆娘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又退回堂屋里,这个家不需要她了,她成了个点缀,只需要在儿女想起她的时候露个面。

她无声地叹口气,她该高兴的,心里却忍不住失落。

31. 秦荆娘笑笑,慌过了那一会儿,她现在挺骄傲的,海上有人遇险了总要有人救,那个人可以是别人,也可以是海珠。

只要她有本事有胆量,骂她做什么,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做英雄。

32. 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,感情好但钱财上要分的清明。再有钱的人倒贴多了也会有不痛快的时候,受了好的人有良心还行,就怕他没了良心吃贪了心,到了最后一家亲人变成仇人。

33. 潮水涌上礁石,湿痕极快的被蒸发殆尽, 朗朗晴空下, 有阴影的地方还藏有污垢。

34. “她家里也忙,男人在外跑生意,还有个小儿要照顾,哪里得空。”齐阿奶在外从不说前儿媳的坏话,就是有人想挑事,她也不接茬,不给外人看笑话的机会。

35. 从小长在一起,长大了也不会被外人的话忽悠。

36. 雾太大,海面的情况看不真切,被漩涡卷走是常事。

悲悲切切的哭声响了两三天,街坊邻居提点东西过去劝慰孤儿寡母,叹两声,悲两声,出了门各过各的日子。

丧生大海的人多了,其余的人也麻木了,活着的人要继续过日子,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淡忘了悲伤。

就像冬珠,她不会再哭着说想爹,就像风平,他远远望着挂了白灯笼的大门,转过头说快忘了爹是什么长相了。

37. “哈哈,行,食肆开在巷子里,方便了我们。”不管去不去,嘴上不扫兴。

38. 在水下,濒死之人力道大的能拖下一头猪,更何况海珠的力气也不及他,只能仗着能在水下呼吸拖死他。她拽着他的腿在河底游,拼尽全力不让他站起来,不让他浮出水面。

39. 她也清楚于来顺的心思,他对她的另外三个孩子想亲近又防备,她只能庆幸他身体有毛病不能生,男人但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,都不可能接纳妻子带来的孩子。

40. 肉眼可见的他生父那边的条件会越来越好,秦荆娘就开始担心起平生,怕他以后会不满足会怨恨,所以在他还小的时候就一点一点地教他,她不求他长大了有多大的长进,能养成憨厚知足的性子就好。他继父老子对他好,家里的条件不算差,他长大后就是接过于来顺肩上的担子,日子也能过得平顺。

该知足了。

41. “如果有我的参与能减少兵卒的伤亡,我是很愿意的,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,是兵也是儿子、丈夫和父亲。”

42. 再繁华热闹的生活也不是自己的,任谁进了城池都成了一个汲汲营营的蝼蚁,为了生活奔波,金银器具、雕梁画栋也不过如此。

43. 之前在深海里受的惊吓海珠心中戚戚尚余,这里的大海虽不及她上辈子闯荡的大海危险,但大自然的力量是人力无法抗衡的,不论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,她入了汪洋大海就是一个会工具的蝼蚁。意识到这个事实还不算晚,她积极调整心态,这次没走远,选了个渔船少的海域降下风帆,不再仗着前世的经验去冒险。

44. 生活在海边的人不懂看风看水,那就是给大海养的孩子,留不住。

45. 齐阿奶让厨房里的人出去,她要做饭了,她跟小儿媳说:“打架的时候挺厉害的,哭什么?又没人怪你。我们只要占理,被欺负了就打回去骂回去,有你大侄女给你撑腰,没人能拿你怎么着。”

贝娘点头,如果不是婆家人给的底气,她听见了也只能憋屈得装聋走过去。

46. 做早食的睡不成懒觉

47. “那你是怎么想通的?”

“不去想,过往跟我没关系了,我现在跟我儿子一样,从无到有一点点学,换个方式重活一遭。跟能走能动的人比不了,就跟死了的人比,我能吃能喝能睁眼,多了不起。”齐二叔把自己说笑了

48. 心意已尽,一觉醒来,活人还要照旧过日子。

49. “这条路我们走过很多次了,不会有事的。”冬珠说,“娘,你回去吧,我们都大了,你看我姐跟我奶都不操心,晌午人没回去也不见来找。”

秦荆娘有些诧异,这丫头很久没这么轻松自在的跟她说话了。

“那行,你俩往后想过来就过来,什么时候都行。”

冬珠点头,她拉着风平转身离开,走了一段路她回过头。

秦荆娘还没走,见她转过头,她露出个笑。

“娘,你好好的。”冬珠说。

秦荆娘的眼泪眨眼就掉下来了,“回去吧,少胡思乱想。”说罢转过身,眼泪流进了嘴里,她重重擦掉。

冬珠一直介怀母亲改嫁,到现在接受了,她该高兴的,然而却轻松不起来。秦荆娘心里明白,冬珠是放弃了,放弃了对“家”的执念,那个口口声声说“我们才是一家人”的小姑娘不见了。

50. 巷子里偶尔响起一声孩子的尖叫声,声音穿透雨雾转瞬消失。在狂风和暴雨的声响下,关着门点着灯,有种不分昼夜不知世事的感觉,整个巷子乃至整个镇的人都消失了,苍茫的天空下只剩自己一家人,有种安静祥和的幸福感。像是被俗世抛弃了,没了功名利禄,也失了上进的心思,躺在床上睡觉也不做梦,一直为生活奔波的人从头到脚松懈了下来。

51. 齐二叔笑了,人在海上都是蝼蚁,每次从海上打渔回来,他都有股觉得自己十分了不起的豪情,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让人更有劲,更想好好活着。

52. “奶,你褪镯子做什么?”冬珠出声问,其他人听到了看过去。

齐阿奶褪镯子的动作没停,她垂着眼说:“都是自家人,没什么好炫耀的,我就想跟我的老姐妹老妯娌像以往那样说说话。等我们从村里离开了,我再戴上,你们的心意我知道就行了。”

53. 有时候能哭出来好像也是一种幸福。

54. “出海掉下船了没人能紧跟着救你们,你们自己掂量着憋气的时间,憋不住了就出水。”

“憋不住了我就慌了,起不了。”冬珠憋气憋红了脸,说话有点喘,她仰脸问:“我要是慌了怎么办?”

“自己想办法,从小练的就是反应能力,到海上了能救你们的只有你们自己,慌了就冷静下来想办法,别指望着岸上的人会跳下去救你。”齐二叔冷酷地说。

55. “恭喜你,遇到了喜欢的姑娘。”海珠真心实意地恭喜他,“你真是好命,出生富贵,家里的幺儿,爹娘疼着,兄姐宠着,交友甚多,还能遇到心怡的姑娘。”

56. “都是噱头,它老老实实待在海底,跟佛家有屁的关系。依我看,别说在壳上雕佛手,就是吃了它的肉,也不见能百病不侵。”

57. 烈马放归草原方能一展野性,将军到了战场最能显露他的抱负和豪情,老将军满心想着斩杀匈奴于马下,于他而言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,从没想过退朝归隐,碌碌度日。

58. “这个朝廷不是离了你就无将可用。”

59. “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,你若是顾念着无辜的百姓,你退了,我们韩家还有再重上战场的希望。若是皇上把我们全家都砍了,翌日山河沦陷,你我皆是亡魂,有心也无力。”

60. 得了权势地位和功名财富,轻易能舍下的人少,韩霁心想若不是刀已经勒在脖子上了,他也不愿意奉上虎符迁离京都,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,更是愧对祖先,背离了家训。

61. 夜半,皇上亲临安远候府看望重伤在床的安远侯,两人年岁相当,坐着的人大腹便便,躺在床上的人瘦成一把骨头,如油灯枯竭,头发花白,说是七十岁的老头也没人怀疑。

62. 韩家的姻亲轮番上门劝说,交好的同僚也上门劝韩提督深思,有些武将听说他交还了虎符,一个个唉声叹气,有种物伤其类的哀伤。

63. “她只是日子苦了点,命不苦,不过现在日子也不苦了,她家可热闹了,弟弟妹妹都喜欢她。”韩霁语气轻快,他带着不自觉地欢喜和淡淡的仰慕说:“娘你别看海珠年纪小,她经过苦难,是个非常清醒和有主见的姑娘,她果断大胆识轻重,更重要的是她知足常乐,不慕权势和富贵,经得起风雨,更耐得住平淡,她自己做下的决定就不会后悔。”

64. “若是十年前,我指定不乐意,但你大哥不到二十岁就死了,这次你跟你爹也险些没命,硬生生在阎王老爷面前露了面,我也想开了,一个人怎么活,命长命短谁也说不准,权势富贵,祖上荣耀,这些都是面子活,人快活最好。至于子嗣,你祖父,你曾祖父,怕是也想不到你爹这一脉险些绝嗣,下一代,下下一代,那不是我们该操的心。”侯夫人捻着佛珠隔着车门往前方看,继续说:“我们离了京,我还担心龙椅上的那位不肯放过我们,你没了子嗣也好,娶个寻常人家的姑娘,免得遭人忌惮。”

65. 韩霁有点急,他摸不清她的态度,忽远忽近的,像一缕风从手上拂过,能感受到,却抓不住,更不敢抓,怕一握一手空。

66. “你不怕他掉下海吓着了?”海珠问。

“船上这么多人,掉下去了再捞他起来,不至于被吓到,他早晚是要熟悉水的。”韩霁伸出手,说:“你要知道,他长大了是要出海剿匪杀人的,害怕什么就要克服什么。”

海珠不问了,她想到她二叔,他可能也是这么想,想着潮平长大了要出海打渔的,先害怕水,再克服这种情绪,以后在海上遇到麻烦了,恐惧的情绪会轻一点,活命的机会就多一点。

67. “我爹娘不同意我娶青曼, 想让我娶我表妹,她没个主见,随我娘摆布。”沈遂端起黄酒喝一口, 一口就是半碗, 他叹气说:“太可怕了,我就是不娶妻也不会如了我爹娘的意,他们就没把我当个人。”当着海珠和韩霁的面,他也没什么顾忌, 垂着眼说:“我突然发现在我爹娘眼里, 我可能就是个配种的, 家世、地位、钱财,这些配上了,就把我推出去了。他们没考虑我的想法, 不顾及我愿不愿意, 我好像就是摆在桌上的一道菜,谁都能挟一筷子,谁都能评价两句咸淡好坏。”

68. “亲兄妹为什么不能成婚?表兄妹为什么能成婚?堂兄妹为什么又不能成婚?表兄妹和堂兄妹除了姓氏不同,血缘不都是一样近?”

“同姓是乱/伦。”沈遂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海珠,“你在想什么?”

倒是韩霁陷入了沉思,他卸下蟹腿在桌上摆弄,说:“若是按照血缘,表兄妹成婚好像也是……”话没说完他就笑了,摊手说:“一条河分两支,两支河再分两条支流,就算天上有雨水落下来,但支流里还是有来自同一条河里的水。”

69. “好像是这样,那为什么表兄妹成婚是两姓之好,堂兄妹在一起就是乱伦?”

“自古以来的说法,都是前人盖棺定论的,约束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。”韩霁身在官场,他对利益得失更敏感,之前是没往这方面想,现在经人一点就想通了。而且他是个男人,更清楚婚嫁一事中谁更得利益。

“民间姑侄同嫁一个男人是丑事,但皇上娶姑纳侄女,可没人斥骂他。”韩霁想到他大嫂,他大哥死后,他娘就劝她再嫁,等他大嫂守了三年孝之后松口愿意改嫁,他娘还给添了丰厚的嫁妆,完全是嫁外甥女的心态。若是换个没干系的,这个事情的走向会截然相反。

“都是利己的,所谓的名声都是“师出有名”,全看别人怎么说。”韩霁若有所思,他抬眼看向海珠,意有所指道:“在有些人看来,义兄妹成亲是丑事,尤其是改了姓氏的,成亲是乱/伦。但天下同姓之人何其多,义兄妹又没血缘关系,更何况有血缘关系的都能成婚,为什么义兄妹就不能?要我说就是前人的话多,管得宽,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,胡编乱造了这么个说法来约束人。”

70. “你还挺有眼光,我妹子虽说家世差一点,但她各方面配你绰绰有余,她有满腔的精力,能折腾会过日子,跟她一起生活的人都带有鲜活气。”沈遂抽出手,变掌为拳捶向韩霁,警告说:“我帮你追姑娘,不代表就站你这边,你要是不好好待海珠,我俩可就不是好兄弟了。”

71. “我明白了,还是不够喜欢。”沈遂有了喜欢的姑娘,在情字一事上格外敏锐,“就是不够喜欢,当你喜欢上他的时候,这些外在的事都不是问题。”

海珠没反驳,她对韩霁是有点想法,但不足以支持她打破现有的舒坦日子,她还有好多事要做,一个人带着龟出海打渔、去燕岛掰燕窝、开食肆做自己喜欢的菜,不紧不忙地赚钱攒钱,然后买个商船,这些都比成亲融进另一个家紧要。也可以说是她还没过够单身的日子,不想要谈感情,爱情对现在的她来说是个负担。

脑子里出现负担二字,海珠从一团迷雾里清醒过来,沈遂说得没错,最关键的一环是她不够喜欢韩霁,所以才有这么多顾虑。

72. “你挣钱好难。”齐老三幽幽开口,“往后我跟你一起过来。”

“挣钱哪有不难的,挣小钱卖力气,挣大钱就要冒险。”

73. 一个不能赚钱的女人还想要当家,只能嫁个她能拿捏住的男人,秦荆娘有自知之明,她很满足现在的日子,从没有后悔过。她想到她的两个女儿,她庆幸海珠和冬珠有赚钱的能力,还有不怕为钱吃苦受累的心性,她们往后的日子肯定精彩,不像她,一眼能望到底。

74. 韩霁不耐烦暼他一眼,实在忍不住了,他问一句:“沈大人也就是占了识文断字的便利当上了虞官,从今往后识文断字的人只多不少,在这点上,你们的家世没有比寻常人家高贵多少。你们在挑拣什么?莫不是经手的银钱多了,各方各面都习惯了算计?”

75. 海珠微微点头,她只听不说,她说了沈母也不见得愿意听。

76. 沈二嫂由衷地笑了,“我就知道你这人有意思,你也觉得那个岛上的姑娘嫁进这个家会受罪是吧?小六是个仗义的人,也有各种小毛病,不过瑕不掩瑜,他是个好人,从出生到现在一路顺遂长大,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他成亲后过得鸡飞狗跳。我这个婆婆我了解,她恨不得家里的所有人都按她的想法做事,看不上的人会一直看不上。我是没法跳出这个家,但还是希望少一个人进来受罪,能帮一把是一把。”

77. 走出沈家大门,站在巷道里,海珠回头看一眼,这个家表面光鲜亮丽,内里已经分崩离析成为一盘散沙,各有各的心思。人心散了,时机到了,这个家可能也就散了。

78. 她老了,就喜欢这种奋力生长的感觉。

79. “我奶说你是宫里出来的嬷嬷?”

“那你感觉我像吗?”侯夫人问。

最小的丫头点头,她稚声稚气地说:“您能指点一下我吗?我奶说我走路的样子不好看。”

侯夫人脸上的笑意淡了,她看看举止利落言行大方的冬珠,轻声问:“像冬珠这样活泼轻快不好吗?”

慧敏拉住小妹,细声细气道:“我觉得像冬珠这样很好,像您这样端庄娴静也是极美的。”

“好丫头。”侯夫人夸了一句,没提指点的话,让她们去跟冬珠玩。

她坐在一旁看着,冬珠无拘无束的,踢毽子的动作大开大合,高兴了抱起晒太阳的肥猫转一圈,她像是林间自由生长的小鹿。而沈家的三个姑娘就直溜溜站一旁看着,笑时掩嘴,说话细声细气,动时放不开,美则美矣,但像被拴住脖颈的梅花鹿。

“她们像不像我们小时候?”侯夫人出声问。

嬷嬷点头。

80. “我是这样想的,京城迂腐的臭规矩不能带到广南来,广南的人以海为生,男人生来要出海打渔,女人依海而居要撑起一个家,他们都崇尚力量和自强,京城里奉行的那套规矩并不适用于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。若是照搬了京城的教化方法和规矩,恐怕难以治理这个地方,到时候官塾里可能会收不到学生,一件好事了了收场。”

海珠听懂了她的意思,眼睛发亮地看着面带笑意的妇人,她难以想象这个贵妇人竟然会有这个想法。她生于权贵之家,却不鄙夷乡野民妇,甚至提倡不要用规矩束缚了靠手脚劳作的女人。

“确实如此,我们海边的姑娘从小就在水里扑棱,小时候在河里学游泳,长大了在河里摸鱼,在浅滩赶海,卷起裤腿撸起袖子是常态。若是让我们穿上裙子遮住鞋,出门戴上帷帽遮脸,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,那街上一半的食肆就要关门,退潮了海边也会没了人,甚至是炊无米,燃无柴,吃喝都要男人买回来。”海珠笑盈盈地说:“那恐怕只能一女二夫才能维持一个家,一个男人出海打渔养家,一个男人留家里砍柴挑水买菜买米。”

81. 海珠理解这种感觉,上辈子她姐出嫁的时候她也不高兴,她姐夫为人不错,但她就是看不惯他,觉得是他破坏了她们的家。

82. “你说得对,对男人就得像钓鱼,没有鱼饵不上钩,饵料多了吃一嘴就跑了。”

海珠走到他对面,弓下身似笑非笑地说:“你可好好待我三婶,别沾了权势鼓了腰囊就花了心肠,你要是学那不正经的人夜宿花柳,招蜂引蝶,我让韩霁打断你的腿扔回老家。”

“你倒是为她着想,你放心,我们家不出坏种。我娶你三婶回来是为了保护她的,不是为了欺负她,我哪天要是做了错事,别说打断腿,你就是把我扔海里喂鲨鱼,我也不说二话。”齐老三继续修补渔网。

83. 清透的海水看久了心里涌出恐慌,深不见底的海水像是粘稠的淤泥。

84. “钱是穷人的胆,有钱还害怕什么。”

85. 码头上的守卫偏头望着,一日又一日,他们就守着亘古不变的海,看着日头东升,等着夕阳西下。

86. 生死无常,哭一声,叹一声,见多了也就麻木了。

87. “说别人就说别人,提我做什么?”海珠起身进屋睡觉,“睡了睡了,你情我愿的事,别替人家打抱不平。”

88. 他不擅长安慰人, 更无心处理与自己无关的琐碎事。

89. “我开玩笑的,我要是把你拐跑了,沈遂还不得跟我绝交。”海珠拎着椅子坐下,交叉着手指托着下巴趴在桌上说:“你看看,你还是不想离开的,既然舍不得这桩婚事,那就高兴点,高高兴兴嫁过去,什么不如意先撂去一边,抓大放小,别攥着膈应人的事反复琢磨。”

90. “啧啧,传闻不假,两人果真相爱。”沈淮在一旁咋舌,“相爱的人对视一眼,路过的狗吃屎都是甜的。”

“你吃过?”沈大哥嫌弃地暼他一眼。

91. 韩霁提着灯笼照亮脚下的路,下午海珠顺手把钱袋塞给他的时候,那一瞬间他感觉到独属于两人的亲密关系,从那一刻他看见往后许多年,成亲后她会把掉落的金钗塞给他拿着,老了懒得动了,她随手把碗递过来让他挟菜。

一个简单的动作,他就格外心动,也想了许多。

92. 他熬得眼下青黑,脸上还残留着睡意,眉眼间却不带烦躁,耐心的给孩子洗屁股裹尿布,又抱起来送到床上喂奶。

93. 沈遂扯唇一笑,说:“是啊,我们家的人都是吃民脂民膏长大的,我做点敷衍人的好事也算积德了。”

94. “带孩子的人都爱发脾气,像海里的水母,谁碰扎谁。三叔,你觉得我说得对吧?”

95. “我跟你爹商量了,他对外养个两三天的病,然后跟船出海巡逻去。既然箭伤已经好了,那就忙起来,闲了在家也是碍我的眼,不是倒床上睡觉,就是偷摸着喝酒,警惕心都没了。”侯夫人开口。

韩霁赞同,依他所见,什么肝气郁结都是闲出来的病,闲了胡思乱想,隔空操心千里之外的事,有这份闲心还不如出去办差,忙累了回来倒头就睡,什么病都好了。

96. 巷道成了露天的食肆,海珠提供了一个主意,众人合伙拼凑了十桌满当当的菜和酒,男人们喝着酒畅谈海上遇到的危险,用平淡的话佐着酒掩去对死亡的后怕。

侯夫人坐在其中一桌认真听着,在这种氛围下,她都淡化了生死,难怪海边的孩子能一代又一代的去海上拼搏,都是长辈走在前面引路。

97. 海珠摇头,问:“您是不是想说让我能费钱的时候别费人?”

侯夫人默认,她的确是想送几个丫鬟婆子过去,洗衣做饭挑水劈柴完全可以让下人动手,冬珠和风平也不必天天早上拌馅去摆摊卖饼,可以去做别的更有用的事。

“我家的情况不同,老的老,小的小,还有我二叔那样,大家的步子是不齐的。如果我从一开始就在街上开食肆,请伙计和厨子,我是清闲了,家里的人也都清闲了,不操心就有钱用,身体不受累,心是空的。我们全家一起忙,能择菜的择菜,能烧火的烧火,能挑水的挑水,大家一起忙一起累一起赚钱,劲往一起使,心是齐的,感情是真的。累了就歇,饿了就吃,少些计较,多好。”海珠现在不打算雇人帮忙,以后应该也不会。

开个家庭小食馆,清闲了在能力之内做做饭卖卖菜,全家人手拉手一起往前跑,牵动她的是感情,不是钱。

98. “姐……”冬珠喊一声。

“嗯?困了?”

“没有,我想问你你觉得累吗?”冬珠轻声问。

“为什么这么问?”海珠抬起头,说:“你想问什么?”

“如果没有我和风平,我觉得你不用这么累。”冬珠往外看一眼,门关着,墙挡着,还有风还有雨,明知其他人听不见,她还是心虚地压低声音,继续说:“如果不是为了我跟风平,为了你不在家的时候我跟他有人照看,你也不用养着奶和二叔,你就不用这么累。我有时候在想,我和风平头一次跟你来永宁找娘的时候,如果在于来顺问我愿不愿意跟他回老家的时候点头了,你没了累赘,肯定过得更好。”

“你跟我在一起开心吗?快乐吗?觉得幸福吗?”海珠漫不经心地问,“我的答案跟你一样,有你跟风平,有奶有潮平有二叔,还有三叔三婶和星珠,我过得很舒服啊,很高兴啊。”

“但是我觉得你很辛苦,很辛苦。”冬珠话里带了哭腔,她捂着脸低声哭,“太辛苦了,你要出海,要下船跳进海里,你会碰到鲨鱼,还有海蛇跟水母,我还怕你淹死了呜呜呜……你身体还泡坏了,拿药当饭吃。那些出海打渔的渔民还在禁海期休息呢,你又做饭赚钱,白天干活,夜里也干活,都是为了养我们。”

海珠沉默了一会儿,她本来想说她做这些事得到了关心她的亲人和爱戴她的弟弟妹妹,只是这么一说,冬珠心里压力可能更大。她换了个说法,说:“就是没有你们,我还是会这样过,我喜欢在海底畅游,你别觉得我说谎骗人,海底很美,美不胜收。那是另外一个你无法想象的世界,而我能在其中游走,跟老龟是伙伴,我们能联手猎杀鲨鱼,能跟海豚做朋友,它们记得我,每年会来看我,还能遇到虎鲸,它们来求助我,我还能去燕岛采燕窝赚大钱。你想想,如果是你,你会厌烦吗?很精彩的,反正我不觉得辛苦。”

冬珠听得入迷,她停止了哭,怔怔地看着她。

“至于做菜,你没发现我喜欢做菜吗?我喜欢吃,也喜欢看别人吃我做的菜,如果他们都愿意夸我的厨艺好,我能快乐一整天。”海珠轻笑一声,继续说:“各人有各人的选择,你喜欢摆摊卖饼,这是你的选择,我比你大,难道我不明白我喜欢过什么样的日子?还是在你心里,我是被这个家推着走的?那你也太小看我了。”

冬珠动了动嘴,她承认,她觉得她姐就是被这个家推着走。

“我觉得没有这个家,你会过得更好。”

海珠摇头,相反,她孤零零一个异世魂魄来到这个朝代,如果没有感情寄托,那就是没法在土壤里扎根的韭菜,很快就枯了叶子烂了根。设想一下,如果她过来时家里就她一个人,她早上沉默地撑着船出海,晚上再一个人回来,一天又一天在海上飘在海底游,村里的家于她来说就是个栖身之所,没牵没挂,可能某一天她遇个海岛就不回来了。脱离了人群,一个人住在岛上,吃饱了就睡,睡醒了下海,有鸟有龟有鱼,的确是很省心,不用操劳不用忙累,从少女变成一个老婆婆。这样固然清闲,但更有可能就像现在一样,她昼夜颠倒,三餐无序,可能某一瞬觉得生活无趣,就倒在海里了。

“等天晴了让你一个人去京都卖饼,你一个人坐船去,别再回来了,也永远别跟我们联系。”海珠说。

冬珠惊恐地瞪大眼,“我……”

“看吧,你害怕,你舍不得,你惊惧,是不是又想掉眼泪了?”海珠笑,“没有什么更好的生活,我是一条海鱼,适合生活在海里,但你觉得海水咸腥,觉得它禁锢了我,觉得我生活在淡水河里会更畅快,游得更快,去的地方更多。”

冬珠若有所思地点头。

“你觉得这个家拖累了我,其实是滋养了我。”海珠继续刮鱼糜,也继续说:“如果换个人,假设我是另一个性子,喜欢更广阔的天地,想要看遍山和水,想要当天下第一豪商,这个家对她来说是拖累。但我不是啊,你姐姐没豪情壮志,就想在海边逍遥自在地过小日子,有你们这些亲人我可太幸运了,好开心认识了我遇到的人,我的日子过得太有滋味了好嘛。”

“好吧。”冬珠搓手,“是我多想了。”

“我妹妹心疼我呢,你看我脸,神采飞扬是不是?我心里美滋滋的。”海珠探过脸,叹道:“有你这个妹妹真好,我可太喜欢你了。”

她表达得太直白了,冬珠羞红了脸,她支吾道:“说啥呢?”

“你心疼我,我喜欢你,我希望你这辈子一直高高兴兴的,我希望我一直能庇护着你,我希望我喜欢的人过得越来越好。”海珠用脚碰了碰她的脚,继续说:“奶也喜欢你,娘和平生也喜欢你,二叔和潮平也喜欢你,三叔三婶也喜欢你,当然了,也都喜欢我,我们是一家人,他们希望我们越过越好。你还小,可能是经历了父亡母改嫁的事,你心里计较的多。冬珠,大气点,少想点,别再看谁做的饭多谁赚的钱多,各人有各人的用处,二叔会永远在家等我们回来,三叔能背起家里任何一个人,我们在奶心里比她自己都重要。”

冬珠又哭了,这次是难堪的。

海珠没安慰她,一条鱼刮得只剩鱼骨头了,她扔了再拎一条,老虎斑肉多刺少,她直接撕了鱼皮割整块肉丢盆子里。

啜泣声停了,窗外的夜色也渐渐褪去了,海珠打开窗子让清凉的风吹进来,她回过头说:“哭过就别再想了,就此掀篇,往后再生出计较的心思就摸着墙想想,无数块青砖才盖成一间房,没有一块是多余的。”

冬珠点头,哭过后更坦然了,她飞快地抬头看一眼,说:“如果没有你,我肯定会变成一个斤斤计较的人。”

“如果没有你,我肯定不知道被妹妹心疼的滋味。”

“啊啊啊啊——”冬珠压低了声音尖叫,“你别这么说,好肉麻。”

“嘁。”海珠笑她不识好歹,有人想听她肉麻还听不到呢。

99. “男人想娶媳妇的时候都是一个德行,在自己家那是筷子掉地上了都不捡,去了丈母娘家恨不得把自己当骡子使。”红珊奶感叹,“少将军也不例外,昨晚才过来,又是连夜送床,又是一大早天不亮就去买早饭,自己的肚子糊弄饱了不算,还要烧火给还没到手的媳妇帮忙。”

100.      秦荆娘感觉时隔了两年的巴掌重重地扇在她脸上,她离开了跟亡夫生的孩子又组了家,但一直跟这边的关系好,就连外人也没有议论笑话她,一切都好,现在她引以为傲的局面撕开了口子。她的选择不是没有报应的,三个孩子都跟她离了心,拿她当外人防着。

101.      齐阿奶拉着海珠跟了上去,不给韩霁找借口带她单独离开的机会,回去关上门了,她小声嘱咐道:“你别由着那小子的性子乱来,你婆婆过来了,要是让她察觉了,你得不了好。这点你别不信,我做过婆婆,我心里有数。”

“我信,你放心吧,我心里有数。”海珠给出保证。

102.      海珠沉默片刻,虞官的事她没听韩霁提起过,但她不赞同再让沈家的人坐上虞官的位置,单凭他们之前生怕惹上麻烦的势利行为,沈家的人就不该由韩霁提拔为虞官,养不熟不说,以后保不准还是个毒瘤。

103.      “你身体为何会寒气重我心里明白,以后你要是后悔了,我要愧疚死,所以才想再问问你,我看你挺喜欢星珠的。”韩霁按着她让她坐自己腿上,手抚着单薄的背慢慢安抚。

“我还喜欢老龟呢,你怎么不让我生个海龟?我还喜欢猫和狗,我喜欢的东西可多了。”海珠扶正他的脸,让他看清她的神色,认真地说:“我的生活很热闹,不需要受罪生几个孩子来点缀,我以后也不会后悔。喜欢星珠那是因为她是我妹妹,就像我喜欢老龟,但不是见个海龟就喜欢。你以后也不要再问类似的话,你若是再问起,我就当你是想当爹了。”

韩霁赶忙否认,他对自己的亲侄子都不怎么上心,怎么会喜欢上不喜欢的女人给他生的孩子。他曾经想过养孩子的意义,觉得更多的是为了看着一个生命长大,期待一种培养儿孙光宗耀祖的成就感,但他对自己就很满意,养儿孙不如养自己,对于后代也就没了什么念头。

104.      不管她信不信,但得尊崇当地人的信仰。

105.      “她哪来的这么多银子?连着两年又是买房又是置船。”有人唏嘘,他十年攒不下一千两,不知道老了能不能给子孙后代攒下买商船的银子。

“反正不是偷的抢的。”青石巷的街坊不接这种话,出海的人发财的机会多,不是自家人,发财的路子谁也不会往外说。

106.      海珠随她的意不再说话,她其实明白,冬珠对家的需求感很强烈,可能由于秦荆娘改嫁的原因,她很排斥婚嫁之事,极力想要维持她心里的那个小家。

107.      海珠没了游玩的雀跃心情,繁华锦绣下堆着累累白骨,跟这些地方相比,显得广南的日子越发珍贵,她想家了。

108.      韩霁看向另一个船上如难民一样的采石工, 这些人的品行还没摸透, 他要把人带去水师驻扎的岛上看管起来,能找到家人的放回去, 找不到家人的就在岛上找活先做着, 反正不能再离开广南。他们知道拐卖人口的路子,又受过常人没受过的苦,保不准就有心性扭曲走上迫害他人路子的人。

109.      人走了,齐二叔满意点头,这小子还是挺在意海珠的,不然就会顺着他的话头说得空了再来。得空这种话是虚的,只要有心,一年都头都不得空。

110.      拖着渔船的男人从船上搬下一袋糙米一袋米粉扛在肩头,粮袋压得他抬不起头,声音仍然浑厚:“你们还没长大,族里就该给,多吃点,长高点长胖点。”

111.      早起做饭,饭后唠嗑,一日三顿饭,扫地洗衣看孩子,寻常人家的日子被这些琐碎又平淡的事充斥着,一日又一日,看着云消雨歇,等着日出日落。

孩子一日大过一日,老人一日老过一日。

112.      “亲兄弟明算账,我有钱了就还你。”他说得生涩,在此时他突然醒悟,若想不受桎梏不受气,只能依靠自己。

海珠站在一旁冷眼看着,沈遂是家里最小的,从小就被宠着,所以才对人情世故一知半解,若是遂了他娘的意娶个他娘喜欢的媳妇,这一辈子也就混沌着过去了。他还是他爹娘最喜欢的小儿子,被偏爱着,缺钱用了耍赖说说好听的话,银子就到手了,家里的事用不上他操心,如他四个兄长一般。

113.      “我能写会算,代写书信,当账房先生,去官塾当夫子,这些都能赚钱。”沈淮接话。

沈遂沉默,他说的这些赚钱路子可能不太行,一不会出船打渔,二不会烧火做饭,赚的钱雇个婆子买菜做饭还行,笔墨纸砚衣裳鞋袜估计是难周全。他叹口气,一看就是没尝过柴米油盐滋味的人,他以前也是这样,自己搬出来住了才发现处处都要钱,一根柴一根葱,不想花钱就要费力。

114.      沈二嫂高兴地拉着她男人离开,啊!压在头顶的石头要搬开了,“现在看来,你们兄弟五个,还是小六最果敢。”

沈淮没否认,在家里长幼有序,他还能摆摆当兄长的威风,出了家门,小六是海上捕食的海鸟,而他是沿着檐下飞的家雀,怕风怕雨,怕兜网的人,怕捕食的鸟。

115.      “姐,你写吧,你在海里见的东西多,什么有毒什么没毒,最好再配上图,到时候刊印了拿去官塾,比老人口口相传的效果可好多了。”冬珠念过两年多的书了,接触过三个夫子,也去官塾旁听过,深知书籍的影响,一个人做了多少贡献,口口相传会变味,会随着时间被遗忘、被取代,但书写在纸张上的不会。

116.      齐老三回忆起在齐家湾时遇见的冷面少将军,那时浑身的气度让人见了不敢说话,如今再看端碗大口吃饭的男人,恍若跟街坊邻居无异,仙鹤混入鸡群,仙鹤习惯了,鸡群也习惯了。

117.      “你以后也嫁个满心是你的男人。”齐阿奶感叹,又点了点星珠的脑门,说:“你也是,先自己有本事,自己有本事了,欣赏爱慕你的男人就来了。”

118.      海珠走过来捧住他的脸,笑着问:“你疯了?”

“差点疯了。”韩霁越想越觉得荒谬。

“多看看就接受了,你想想猪为什么是下崽,鸡却是下蛋,鱼是产籽,龟是生蛋。”海珠用菜刀割去虎鲸咬过的鱼肉,说:“你只是之前没见过,觉得虎鲸是怪物。就像星珠,她从小就知道有一种叫虎鲸的鱼跟人一样吃奶长大,她长大了就不觉得怪。”

119.      韩霁拉了车河泥过来,沉重的车轱辘声压下高亢的话音,他插话说:“也夸夸我?我可没闲着。”

“你?我不夸。”老阿婆笑了,说:“你虽是少将军,娶了我们广南的姑娘就是我们广南的女婿,我们不当面夸姑爷。”

“怎么说?”韩霁问。

“你做得好,你媳妇会夸。”另有人接话。

120.      “嗯,是个老镯子了,留作纪念就好,不必戴手上。”担心海珠不懂,她又多说两句:“玉养人,人养玉,老玉带着原主人的气场,换了主人不一定于新主人有利。”

121.      “早跟你们说别像只斗鸡一样在笼子里啄这个扑那个, 供他人取乐下注的东西罢了, 不合心意没价值了就被舍弃了。”韩安庆出声。

122.      “都在鬼扯什么?前两年一起去深海剿匪就有她,她比常人善水罢了。”走来的人用刀背敲人,说:“敢冒险就有奇遇,不理解就看个乐呵,再让我听见你们胡说八道,都去军营挨军棍。”

123.      “怎么舒服怎么过,自己的日子又不是表演给外人看的。”

124.      “算了。”她留恋的是那种感觉,她从街头巷尾跑走过, 相熟的人随口招呼一声, 闲聊两句,那种轻松和惬意的感觉让人怀念。此时再回青石巷, 街坊邻居会惊喜, 但这种惊喜很寡淡,七八句话说不完,一时半刻的交谈又让人掉兴, 她也没有跟街坊邻居促膝长谈的挂念。

125.      距离海珠出嫁已经三年多了,秦荆娘一家仍然住在永宁没能搬去府城。平生心里明白不可能再搬过去,他也没过问,随着年龄的长大,他越发明白继父的态度。他是於来顺捧在手心里的野鸟蛋,疼着宠着,怕摔了怕磕了,但更怕鸟蛋孵化後,幼鸟长大飞出去寻找族群就不回来了。他能感觉到於来顺犹豫不决的态度,再三纠结後选择放弃更利好的局面,选择待在永宁,一家三口单独过日子,离府城里的人远远的。

126.      他心里清楚,以他大姐的本事,再加上他姐夫的权势,他就是不作为,随便找份巡街的活儿就能过的很好,安稳得能看到老年,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推演出来。这样的日子不是不好,如此过下来,他到老都是在两个姐姐庇护下生活,但他总有些不甘心,隐隐约约不想过这种生活,他也想出去闯一闯,若有运道就做出一番成就,自己立起来,成为兄弟姐妹的依靠,若是家里再遇到困境,不至於让两个姐姐顶在最前面。

「那行,我尊重你的想法。」海珠不打压他,并给予肯定:「我家的孩子都了不起,小小年纪各有各的主意,各有各的想法,潮平想当船匠,风平想当舵手,并为此付出努力,十年後,你们肯定各有成就。」

127.      「小夥子有志气,但切勿急於求成,当舵手就要心态好,越是危险越要冷静,戒急戒躁。」

128.      「你也舍得。」风平离开了,侯夫人才得知消息,她叹道:「出海多危险,他还小懂什麽,就一股子冲劲,你就不该遂了他的意,有你又有西望,以後还有长命,风平留在岛上也有出息,长在眼皮子下多安心。」

海珠没辩驳,人老了求稳求和求团圆,她能理解侯夫人的想法,说到底也是关心风平。

「我希望他好是本能,他能闯出一番天地是本事,既然是向好的一面发展,我又何必阻拦他。」海珠说。

129.      「是嘞,冬珠不外嫁,我们招个女婿回来……没其他说头,就是孩子不想离家……星珠吗?她还小,等她长大了再说,不想嫁出去就娶个女婿回来。」齐阿奶笑呵呵的,完全不在乎外人会怎麽看,论外人怎麽说她都不生恼不动怒,还说:「你们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介绍介绍也行,要求吗?我家孙女能写会算,孙女婿肯定不能大字不识,打渔的丶磨豆腐丶当兵的丶跑船的都行,只要人上进,是正经人,品性要好。」

130.      宋安目送她走远,隔天又去巧遇海珠,海珠听他说明身份後,问:「你能接受入赘吗?」

「我家需要我撑门户。」

「巧了,冬珠也是我家的顶梁柱。」海珠打量他一眼,又问:「你找我是为何事?」

「少夫人,您能不能劝劝……」

「不能,你俩不合适。」海珠打断他的话,说:「不要让我知道你再纠缠她。」

回去後她就把宋安来找她的事说给冬珠听,随口问:「你想找个什麽样的男人?」

「心大的,我心细爱计较,我要找个不爱计较的男人,在我多思的时候给我降降火,而不是火上浇油的那种。」冬珠有明确的答案。

「豁达的,但要能主事,看似闲散,但要有能扛事的能力。」海珠帮她总结,思索片刻说:「你出去走走吧,离开我身边,跟船去外地做生意,多接触些男人,考察他们的品行和待人接物的能力。」

131.      完婚那天,秦荆娘看着慢步走来的冬珠晃神,冬珠一直需要一个家,一个有她在乎的人的家。

132.      它遇到了一个肯费心管教它,还不约束它的主子,这辈子就不走了。

 

我的书旅程

心情过山车

23

她很清醒。

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
没对错,

各人有各人的活法。

—————— ฅ՞• •՞ฅ ———————

26

这部分我没看明白。

—————— ฅ՞• •՞ฅ ———————

49

因为不期待了,

也就不奢望了。

(叹)

看了难过。

—————— ฅ՞• •՞ฅ ———————

110

真的很温暖,

但是又让人感觉难过。

 

综合阅读体验

📝已阅

虽是家长里短,

看了温馨。

说的也是人生的起起落落,

很有意思。

故事里有一股豪气,

却也有朴实的生活气息。

鲜活气很明显。

 

这故事让人理解了,

感情是相互的。

大家相互努力,

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,

往一个方向迈进。

看完了会很感慨,

真好。

 

故事里,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,

但都是有大智慧的。

凡是大事有商量,

凡是小事不计较。

 

除此之外,

自己还认识了很多的美食,

也很认识了很多的海洋生物。

看了就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知识(笑)。

 

喜欢这本小说,

可惜后期弱掉了,

具体体现在成亲后。

太可惜了。

但是,

番外又有意思了。

真的是高潮迭起。

~

我还是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,

迫不及待想看她写的其他小说。

 

我的疑问

1.    就是因为不一样,所以魏金花选择和秦荆娘少来往?

 

这本书最重要的三个概念

1.    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

2.    实力很重要,背景也很重要。

3.    任何的感情都是相互的。单相的感情,不会有结果。

 

适合看这本书的人

1.    请参考“标签

 

阅读时间

开始

16.02.2025

结束

19.02.2025

 

阅读时长

26

小时

57

分钟

 

阅读进度(章节)

16.02.2025

001

à

111

17.02.2025

112

à

195

18.02.2025

196

à

220

19.02.2025

221

à

番外4

 

标签

小说;古代;言情;女强;穿越;金手指;家长里短

 

节奏

·      

 

辣度

·      

 

评分



 

社交网站

Instagram

 

其他:

综合阅读体验

·       情节和内容:故事情节的吸引力、内容的深度和趣味性,以及信息的相关性和准确性。

·       语言和风格:书籍的语言是否流畅、优美,文风是否符合读者的喜好和期望。

·       角色和人物发展:角色的塑造是否立体、生动,人物发展是否有深度和可信度。

·       节奏和结构:书籍的节奏是否合适,结构是否合理,情节推进是否顺畅。

·       情感共鸣:读者是否能够与书中的情感、主题或观点产生共鸣。

·       视觉和排版:书籍的排版设计、字体、插图和封面设计是否提升了阅读体验。

·       个人影响:阅读该书是否对读者的思想、情感或生活产生了影响。

·       阅读舒适度:阅读时的舒适度,包括纸质质量、书籍重量、阅读环境等因素。

 

节奏

·       快节奏:书中的情节推进迅速,事件频繁发生,读者感受到紧张感和紧凑感。通常在这种书籍中,段落和章节较短,语言简洁明快,冲突和悬念频繁出现。例如,惊悚小说或动作冒险小说往往具有快节奏。

·       中等节奏:书中的情节发展适中,既不会过于急促,也不会过于缓慢。这类书籍通常会有均衡的故事推进和角色发展,语言风格也相对平衡。许多文学小说或商业小说可能会具有这种节奏。

·        慢节奏:书中的情节推进较慢,重点可能放在角色的内心世界、环境描写或细腻的情感描绘上。书中的段落和章节较长,语言风格较为复杂,信息量大。文学经典或细腻的心理描写作品常常具有慢节奏。

 

辣度 🌶️

·       0 没有辣度:完全没有浪漫或暗示内容,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读者。

·       1 非常温和:偶尔有些调情或轻微的暗示,内容非常轻松,适合大多数读者。

·       2 温和:有一些浪漫的紧张感或暗示,适合青少年读者,但没有明显的性内容。

·       3 中等:包含明显的浪漫或性主题,适合成熟读者,具有一定的情感深度。

·       4 辣度较高:频繁出现的浪漫或性内容,适合成年人,情感冲突较强。

·       5 极高辣度:内容非常露骨,包含详细的性描写或激烈的情感戏剧,仅适合成年读者。

 

评分

·       0.0:无法阅读或令人反感。

·       0.5:极差;令人沮丧且无法享受。

·       1.0:写得很差,几乎没有可取之处。

·       1.5:非常薄弱;积极因素很少,整体令人失望。

·       2.0:有一些优点,但总体令人失望。

·       2.5:稍微好于令人失望;有一些可取之处。

·       3.0:稳定但有缺陷;可读但令人遗忘。

·       3.5:良好;有吸引人的时刻,但仍有一些缺陷。

·       4.0:非常好;值得阅读,只有少数小问题。

·       4.5:优秀;影响深远,几乎完美,仅有一些小瑕疵。

·       5.0:杰出;必读,令人难忘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